一、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今年以来巴青县财政局在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,紧紧围绕中心工作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,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的思想,兜牢民生底线,妥善管理和应对各种矛盾风险,切实加强预算管理,财政运行开局良好、起步扎实,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一)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1-6月,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1.97万元,占年初预算3965.07万元的54.53%,同比增收877.1万元。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6.04万元,非税收入1905.93万元。
1-6月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2758.01万元,占年初预算134914万元的46.52%。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为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930.6万元、公共安全支出5411.51万元、教育支出12393万元、科学技术支出177.6万元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79.86万元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40.7万元、卫生健康支出3545.71万元、节能环保支出68.45万元、城乡社区支出341.94万元、农林水事务支出3011.53万元、交通运输支出97.24万元、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57.57万元、住房保障支出3457.38万元、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6.36万元、债务付息支出60.96万元、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7.02万元。
(二)政府债券情况
2022年上半年,全县专项债券3080万元,截止目前完成支出57.45万元。其中:巴青县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050万元,支出20.75万元;巴青县藏医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260万元,支出36.7万元;巴青县给水入户管网项目770万元,无支出。
本年度无政府性基金、社会保障基金等预算。
二、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
(一)加强征管,保障财政收入平衡运行
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。结合经济运行形势,严格税收征管,加强征收力度,围绕年初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,落实责任,确保了收入及时、足额、均衡入库;二是兜牢“三保”底线持续加强,工资发放、基本民生和机构正常运转保障全面落实。
(二)优化支出结构,强化民生保障
一是扎实做好“六稳六保”工作,加大教育、卫生健康、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保障。上半年,全县民生支出9533.01万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5.19%。二是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,坚持扶贫政策保障不变,支持力度不减。落实财政支农政策,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,强化本级投入,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三是实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1-6月我县累计减免各项税收948.66万元。其中,减免增值税664.54万元;减免企业所得税223.48万元;减免个人所得税21.85万元;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36.38万元;减免资源税0.34万元;减免印花税2.07万元。
(三)力保民生,兜牢兜实“三保”底线
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坚持勤俭节约,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,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。统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,坚持“三保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,切实有效兜牢了“三保”底线,保障了“三保”支出。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确保重点支出需要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整合财政资金,为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安全住房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,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本级投入资金383万元;三是全力保障“三保”需求,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。全年“三保”预算120508.35万元,上半年完成支出50932.98万元,完成42.18%,其中:保工资支出40807.46万元,保运转支出583.51万元,保基本民生支出9533.01万元。
(四)全力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是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、标准化和自动化的重大举措,对加快建立标准科学、规范透明、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具有重大意义。我县已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即预算编制、预算批复、预算执行、预算调整和调剂、会计核算、决算和财务报告为一体的管理系统,作到统一接入管理、统一权限、统业务要素、支行监控管理。
三、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总体看,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基本良好,但在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财政收入质量不高
1-6月份,全县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2161.97万元,税收收入256.04万元,非税收入完成1905.93万元,非税税收占比88.16%,收入较低且比例失调,实际上可用财力甚少,造成经济运行质量较差,财政保障能力很弱。
(二)刚性支出压缩难
随着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和完善,以立法形式对财政投入作刚性要求的部门法规越来越多,县级决策事项也越来越多,有的比例上明确,有的增长幅度上规定限额。支出规模加大,财政运转困难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。同时,预算执行中调整、追加频繁,预算的约束性不强。
(三)预算执行支出进度较慢
各预算部门申报的项目未完善前期计划,盲目争取财政资金,想方设法将项目做多、预算做大,等财政批复、甚至资金到位后,才具体安排使用计划。缺乏前期的详细调研和科学测算,在实际执行时,有部分项目还需要改变实施计划,造成资金暂缓使用,形成了大量的资金结存,导致我县预算执行支出进度总体处于全市落后水平。截止到7月24日,全县直达资金预算数32105.17万元,支出18563.62万元,执行进度57.8%。中央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总数9391万元,已支出数3556.59万元,未支出数5834.41万元,支出进度为37.87%;自治区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总数3207.5万元,已支出数323.34万元,未支出数2884.16万元,支出进度为10.08%;市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总数1411.95万元,支出进度为0%。
四、下半年财政重点工作
(一)不断夯实收入基础。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的关系,持续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态势研判,强化税源分析管理,细化实化征管措施,做到该减的坚决减到位,该收的坚决收上来。
(二)坚持底线思维,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。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,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,严禁超预算、无预算安排支出。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,切实兜牢“三保”底线,确保财政平稳运行。
(三)注重资金绩效,全面加强监管
按照“花钱必问效,无效必追责”的要求,建立全面规范透明、标准科学、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,全面实施绩效管理。一是加强预算管理。从严控制预算以外追加支出,对单位提出的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,一律先执行预算,超预算的支出,一律待年底再视情况统一研究解决。二是财政支出和库款拨付严格按照优先“三保”的原则调度资金。三是不断加强财政财务监督,严格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和审查意见,做好巡视、巡察、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落实,并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中狠抓落实。四是拓宽政府债务偿债资金渠道,明确还款主体及还款责任。通过优化支出结构、压缩专项支出等方式有效化解已认定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。
(四)深化财政改革。一是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、信息化建设。强化预算约束,加大预算合规性审核力度,从严编制预算,进一步细化预算内容,严格履行预算编报程序,严格财政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,推进预算编审管理和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。二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,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,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三是加强财政直达资金管理,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、直接惠企利民。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,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。五是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,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,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全面公开。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,各位委员,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,收支矛盾较为突出,财政运行压力较大。下半年,我们将继续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,大力实施提质增效、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,全力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积极应对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,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附件: